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0:55    次浏览
她叫周猎猎,一个来自云南的普通姑娘,却拥有20多万的粉丝。 忙时码字儿喝茶,闲时做陶,她的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琐碎和美,美得那么宁静,让人不忍惊扰。 出生在云南普洱的周猎猎,家里喝的始终是普洱,吃着普洱茶长大,是一种情怀。 清晨,天刚亮,早起看着窗外的细雨;到了午后,就小酣一会儿小睡;待到申时,静下心坐着,慢慢品尝自己沏的茶。归隐山间,林荫茶香,看炊烟袅袅,她过着众人羡慕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日子。 猎猎的爸妈在山东工作,于是她在山东长大,后来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,嫁给了现在的丈夫,最后又回到了山东。 十年前,周猎猎和大部分人一样,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,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里打拼,到家时已经身心疲惫。 没日没夜地工作,长时间的睡眠不足,身心被掏的一干二净。 在一个酷热难耐的夏天,猎猎骑着摩托散心,无意中发现一条的小路,路的尽头是满眼的绿。在这里,只见小桥流水,鸡鸭黄狗,隐居的乡野人家,一幅江南的画面。于是周猎猎说道,吾心安处即为乡。于是她毫不犹豫一头扎进去,开始了隐世生活。她的丈夫是做陶的,于是两个人在日照创办了庙山小院。 他们守着这片曾经有过道观的灵性土地,靠着水库边安营扎寨。 摆脱了冗杂的城市,到了那这个叫庙山的地方,他们就再也没出来。 山上有果子,吃不完落在地上。 他们过着朴素的手艺人的日子,得了空闲就去山里采些金银花,去卧龙山打桶泉水来泡茶,守着窑炉,捧着一瓯在手,即便不能安顿江山,亦可清安身心。 从普洱大山出来到帝都北京,再从北京到此处的乡野人家,周猎猎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,而这家庙山小院,就是她梦想生根的地方。 三年前,猎猎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,她为他取了戏剧家萨特的名字。这个近五岁不到的孩子,和他的妈妈一样,喜欢喝茶,喜欢泡茶。猎猎还爱西双版纳的易武茶,水柔香气好,有冰糖香,喉韵舒服。猎猎还说,心境不同喝出来的滋味肯定不一样。只要你喝茶时手别哆嗦,足够淡定从容。 茶和陶本就是一对,周猎猎爱采茶制茶,她的丈夫爱制陶,他们的工作室取名匋瓦,正是取陶和瓷的精华,匋和瓦。清扫、焚香,更衣、和泥,她便开始捏陶。他们家的盘碟瓦罐,都是周猎猎亲手做的。 她喜好的器皿是低调含蓄、貌似平庸却骨子里有股劲儿的,敬佩的人也如此。 闲来无事,猎猎还会跑到院子里摘一些桂花,做成桂花酒。 再去摘几个桃子,切成块。 再用古法冰糖煮黄桃,做出来的黄桃美味又可口。 就是这样琐碎无用的日子,周猎猎已经过了整整十年。 这样看似不太现实的生活,周猎猎说道:“其实我只是没把脚下的那坨粪给大家看罢了。人生都是一样的苟且,我想和那个织网的蜘蛛一样,编织一个镜花园,给生活中那些喘不过气的时刻。”做菜,酿酒,做陶......但说来说去,周猎猎最爱的还是“吃茶”,享用无用时光里的幸福感。 悠悠我心,乐彼远山。欢喜庙山,茶陶归心。 猎猎约好的姑娘来品茶做陶,看见猎猎提壶大呼一声:吃茶啦!于是饮尽杯中茶水。 周猎猎做过编剧,也做过编辑,如今和丈夫守着庙山小院,一面学茶待客,一面玩陶问道。 人生百态,城市将我们的生活感谋杀,虽然我们无法归隐田园,但可偷得浮生半日闲。 其实,有时候我们身边那些不起眼的日常,也可以平实得很温暖,只需我们留心,再留心。来源:匠心之城